一、慢性肾病相关知识科普
01定义
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是指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出现肾脏损害(结构、病理、功能、标志物异常)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大于3个月的情况。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患慢性肾脏病,一方面与随年龄增长的生理机能退化有关,另一方面免疫力降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均可加重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伴随年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通常多种基础疾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肾脏负担加重,发生肾脏损害的风险增加,且损伤后难以修复,对他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诊治和预防十分重要。
02成因及诱发因素
▲生理机能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肾皮质减少,功能减退,肾脏血流量减少,肾皮质血流量减少,对血管扩张剂反应性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包括储钠及排钠功能受损、浓缩稀释功能受损、尿酸化功能受损等,使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易患慢性肾脏病。▲老年人全身及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前列腺增生等导致排尿不畅、饮水量减少等因素,均可使老年人易患泌尿系感染,甚至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或梗阻性肾病。▲肾动脉硬化:随着增龄肾动脉出现硬化,使肾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性肾病而导致慢性肾功衰竭。▲多病、共病: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长期损伤导致慢性肾功不全。
03进展
▲慢性肾脏病1期:eGFR≥90ml/(min·1.73m2),肾损伤指标阳性,eGFR正常或升高。▲慢性肾脏病2期:eGFR60~89ml/(min·1.73m2),肾损伤指标阳性,eGFR轻度下降。▲慢性肾脏病3a期:eGFR45~59ml/(min·1.73m2),eGFR轻到中度降低。▲慢性肾脏病3b期:eGFR30~44ml/(min·1.73m2),eGFR中到重度降低。▲慢性肾脏病4期:eGFR15~29ml/(min·1.73m2),eGFR重度降低。▲慢性肾脏病5期:eGFR<15ml/(min·1.73m2)或透析,终末期肾病。
04危害
慢性肾脏病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严重时会导致代谢紊乱,引起高血压、心衰、贫血、尿毒症等,有一定致命风险。▲导致代谢紊乱:慢性肾脏病严重时,常会导致代谢紊乱,出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等。▲出现高血压:肾脏受损,肾功能下降,调控紊乱,促使血容量增加,会有血压升高,严重时引起心血管疾病。▲诱发心衰:导致肾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严重时可诱发心衰,治疗不及时,有一定致命风险。▲引起贫血:肾功能受损伤,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此时伴随贫血问题,而贫血又会加重心脏损伤。▲出现尿毒症:当慢性肾脏病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为肾衰竭的终末阶段,老年人由于高龄、并发症等因素,不能做肾移植手术时,只能通过透析维持生命。
05流行病学
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随着增龄而增加,老年人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高龄是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在我国,成人慢性肾病(CKD)患病率已达约 10.8%,我国慢性肾病患者近1.2 亿人,居全球首位。
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1.5%,60~79岁老年人群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6.3%,而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患病率可高达64.1%。由于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肾脏病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一般成年人群。
二、诊断与治疗
01诊断
一)症状表现▲夜间的排尿突然增多;▲尿液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出现血尿;▲不明原因的乏力;▲眼睑及下肢出现水肿;▲血压突然升高;▲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二)诊断标准1、肾脏损害标志:①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②尿沉渣异常;③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电解质或其他异常;④组织学检测到的异常;⑤影像学检查异常;⑥有肾脏移植史;2、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eGFR<60ml/(min·1.73m2)
三)检查方式小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双肾及肾血管彩超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肾脏穿刺活检等。
02治疗
一)西医治疗
▲控制蛋白尿:老年人蛋白尿的病因以继发性肾脏病最常见,故应首先明确病因,对合并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有条件时应行肾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年龄并非肾穿刺活检的禁忌症。我国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膜性肾病较为多见,微小病变和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也不少见。老年膜性肾病或微小病变患者首先应注意排除各种肿瘤的可能。切忌蛋白质摄取过多,但是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不建议老年CKD患者过度限制蛋白摄入,以防止营养不良。
▲控制高血压:老年CKD患者血压的控制应注意安全、平稳,避免血压的明显波动,短期内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大于13.3mmHg以上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确定无双侧肾动脉狭窄的老年CKD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ARB/ACEI。老年CKD患者尽量选用长效CCB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老年CKD患者的降压治疗不推荐单独使用a和β受体阻滞剂,但可在联合用药中使用。
▲控制血糖:对CKD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酌情优化血糖控制,根据肾功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并重视血管病变的评估。对于预期生存期大于10年以上、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较轻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控制在7.5%以下;对预期生存期大于5年以上、伴有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控制在8.0%以下;对于衰弱的老年人,控制水平可放宽至8.5%以下。
▲对微血管病变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评估:必要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前列环素和/或葡糖胺聚糖类药物进行治疗。
▲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预防血管钙化和无动力性骨病。
▲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纠正导致肾脏损伤的急性因素。
二)中医治疗
本病病位在肾,与肾、肝、脾、胃等脏腑有关。久病不愈,引起脾肾衰败,气化失常,而致水浊停留,浊毒壅塞三焦,终致心窍蒙蔽,肝风引动,并发各种险症,危及生命。中医主要辨证分型如下:
▲脾气虚弱证:主要表现为恶心欲呕,腹胀纳差,口中黏腻无味,或口苦口干,大便干结,面色萎顿,神疲肢倦,苔厚黄腻,脉细滑数。治以健脾化湿,和胃清热。代表方:香砂六君子合黄连温胆汤。
▲脾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疲乏倦怠,容易感冒,不思纳食,呕吐清水,大便溏垢,小便清长,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滞,舌淡体胖,有齿印,苔白而润,脉沉细或濡细。治以温补脾肾,化湿降浊。代表方:温脾汤。
▲脾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动则气短,口干唇燥,手足心热,或有午后潮热,大便干燥,尿少色黄,面色少华,舌红,薄黄腻苔,脉沉细数。治以益气养阴,清化湿滞。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合黄连温胆汤。
▲浊阴闭窍证:主要表现为痰涎壅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浮肿尿少,嗜睡,循衣摸床,逐渐昏迷,面白晦滞,四肢不温。治以辛温化浊,豁痰开窍。代表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中成药:百令胶囊、金水宝片、尿毒清颗粒、至灵胶囊等。
三)饮食
老年人应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例如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且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如禽蛋肉类及豆制品,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及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合理性,保持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过咸食品。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以及核桃、枸杞等都可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食疗方:①乌骨鸡或童子鸡1只,另取黄芪30克、六月雪6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内,加水炖汤至酥后,去药袋,吃鸡少饮汤。②甲鱼1只,淮山药30克、枸杞子9克,用纱布包好,入锅加水煮熟,后去药袋,吃肉少喝汤。③白木耳15克、蜜枣50克,将木耳泡发后,与蜜枣一起入锅加水煮,加适量糖后食用。
四)运动
老年人锻炼需循序渐进,并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调整运动量,同时了解锻炼前、中、后的健康状况、疾病变化及各脏器的功能水平,确保锻炼的安全性。最好选择运动时间不长、强度不太大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还可按摩腰部、脚心以调养肾脏。
五)睡眠
要养成规律睡眠的好习惯,老年人更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养护。
六)适量饮水
饮水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就寝前。时间上不必固定,原则上口渴时即可喝,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一天八杯水”的说法。慢性肾脏病患者更是要限制饮水量,尽可能少地摄入水分。
七)其他
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身心愉悦,保持大小便通畅。肾功能无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多喝水不憋尿,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预防尿路感染及结石。注意保暖,勿受凉。避免接触易感人群,预防感冒和感染。对于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不得随意服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定期做体检、量血压,监测尿量和尿常规、肾功能、血糖等。
老年病科简介
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始建于1984年,历经3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及护老养生为一体的老年病诊疗专科基地,是西南片区最大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病综合诊治专科,四川省唯一中医干部保健基地,四川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省中医老年病质量控制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分中心。2021年度中国中医医院学科学术影响力专科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