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 最高获中央补助1.5亿!四川3家单位入选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     浏览: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拟入库单位名单公示的公告》,30家单位入选,其中,四川3家单位——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据了解,成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单位,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可最高补助1.5亿元。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势头迅猛。四川省卫健委近期公布的《2021 年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 年,全省中医类总诊疗人次达 9936.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1085.33万人次(增长 12.26%),群众对于中医药诊疗需求旺盛。

  中医药的一大重要内核,就是依靠传承与创新来自我“进化”。成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后,能为医院带来哪些优质资源,助力学术影响力?

01中医药传承创新拥有“国家队”

  医学Plus从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办公室主任叶河江教授处了解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确立意味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拥有了“国家队”。“这让中医药传承创新从医院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未来将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更多扶持政策。”

  据悉,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

  一是修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大楼,配齐中医药科学研究设施设备;

  二是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与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临床与基础研究互为一体的运行管理机制;

  三是聚焦糖尿病及并发症、中风病、月经病及肺癌等优势病种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提升优势病种诊疗水平,推进多科学交叉创新;

  四是系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中医药特色明显、区域开放共享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撑平台网络,带动区域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

  着眼重大疑难疾病治疗:

  叶河江表示,在重大疑难疾病领域,中医药其实和西医一样拥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熟的诊疗技术,确切的临床疗效,尤其体现在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风病、月经病及肺癌等疾病中。

  建立高水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整合集成研究资源和力量,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等优势病种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病机及治法理论。

  打造“研究型门诊+研究型病房”:

  在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医院将全面系统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示范性 “研究型门诊+研究型病房”。

  叶河江表示,中心将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特色生物资源信息样本库,完善中医药循证研究、多学科融合基础研究、特色制剂研发、中药质量标准、古籍挖掘应用信息等平台体系及内涵建设,形成一支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研究队伍。

02形成规范性、系统性和示范性的人才梯队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是基础。

  建立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后中医附院将建设更具规范性、系统性和示范性的人才梯队,规模化培养大批同质化中医医生。

  据了解,中医附院将人才梯队建设分为三大板块:

  1.领军人才培养

  发挥国医大师和国家级、省级等名医名师力量,重点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医药传承创新领军人才。依托医药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名医名师,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2.创新团队培育

  通过学术带头人和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的培养,推动人才互通,鼓励交流合作,从上至下带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杰出中青年学术群体,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3.中医传承教育

  强化中医药传承教育,加强名中医师承、流派体系及工作室队伍建设,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通过师带徒、继教、教学、培训、教材专著等多种方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叶河江还表示,医院将在本科生、硕士、博士教育中开展名中医传承普及教育,通过名中医诊疗示范、教学查房、临床带习等方式,最终形成多元融合中医传承模式,形成可推广的中医药传承教育体系。

  未来,中医附院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将继续通过建立健全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 - 57365线路检测中心网页版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