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科普 > 正文

药师傅讲堂 | 据说栀子能解一切烦扰?今天,药师傅带您认识中药界的“知心姐姐”

发布时间:2023-06-14    来源:     浏览:

自古中药有“ID”,

大黄是“将军”,泄下攻积,刚劲迅猛;

白芍是“花仙”,柔肝止痛,羞涩内敛;

甘草是“国老”,调和诸药,缓和不争;

而栀子是“知心姐姐”,泻火除烦,排忧解难。

为什么栀子是知心姐姐呢,仅仅因为“栀”与“知”同音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了!在药师傅看来,栀子"知心",能除去一切烦扰。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请听我娓娓道来。

01 除囊中羞涩之烦

栀子,《神农本草经》又叫水横枝、黄果子(广东),黄叶下(福建),山黄枝(台湾),黄栀子,黄栀,山栀子,山栀,水栀子,林兰,越桃,木丹,山黄栀,是一味常见的中药。

自古以来,栀子的财富地位都很高。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若千亩卮(“卮”通“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拥有大片的栀子、茜草田,再加上一千畦的姜与韭菜,那就富甲一方了,可与千户侯匹敌。知道为什么吗?刘攽《汉官仪》载“染园出支(“支”通“栀”)、茜,供染御服(“御服”指帝王所用的衣服)。”栀子的果实含有栀子苷,是天然的黄色素,自古以来就是染黄的染料,所以中国传统色“栀子”又叫“栀子黄”。虽然栀子染不耐日晒,但不必媒染即可染出“黄白游”、“半见”、“绢纨”、“明黄”等一系列华丽的黄澄色系的“中国传统色”。

并且,栀子含有的天然色素可以作为食品色素使用,比如为面食、五色饭、卤菜等染色,还可作香粉,泡茶等等。

你看,栀子“财商”之高,是不是可以解囊中羞涩之烦呢?如今,大众的环保意识越发强烈,草木染逐渐复苏,栀子染就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大家不妨试试吧!

02 除身体疾苦之烦

栀子开花时,花朵像天仙一样美丽,而它的果实也是治病良药,能除身体之疾苦。2020版中国《药典》写道: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每次用量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药典上就只有寥寥数语,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理解栀子的应用呢?

1.热病心烦:栀子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2.湿热黄疸:栀子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3.血淋涩痛:栀子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4.血热吐衄:栀子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同时,栀子能清泻三焦热邪,凉血解毒,还可以用于治疗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以及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

栀子入药,除果实全体入药外,还有果皮、种子分开用者。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焦栀子入血分而凉血止血。

以上给大家讲了栀子的功能主治,如果自己在家怎么使用呢?这里有一些简单的用法可以教给大家。

1.栀子能通泻三焦之火,尤以清泻心、肝、胃经热邪见长,故常用于心热、肝热、胃热者。如若是轻症,可以直接将栀子泡水饮用,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渴、利湿除烦的效果。不过用来泡水饮用时,需要注意,不可用量太大,三五个栀子就可以泡一大壶,不用去皮,不可长期饮用。在药师傅的老家泸州,一般吃烤鱼才会喝栀子水。 2.栀子对外伤性肿痛可起到收肿止痛之效。用生栀子粉末和面粉或鸡蛋清或韭菜捣烂,调敷局部,可用治跌打损伤。《梅师方》中也有单用本品捣烂后和水调敷,治疗热毒疮痈的用法。

【注意事项】虚寒证不宜,因其苦寒性较强,易伤脾胃,脾虚便溏者忌用。

03 除真假难辨之烦

当初,何炅老师的一首《栀子花开》火遍大街小巷。人们也喜爱栀子花的美丽与沁香,总爱在家种上一两株,或作盆景,或作地栽。路旁的行道植物,栀子也总有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中药入药有讲究,需正本溯源,不是所有见到的栀子都是可药用,有的只能作为染色剂。那我们该怎么分辨呢?仔细观察,贴心的栀子早就告诉你了,正所谓“腹内有乾坤,赠尔六流苏”。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上图为栀子

上图为栀子的种子放大图

关于栀子的品质,雷公曰:“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尸栀子,不无力须要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陈嘉谟曰:“……家园栽者,肥大且长,只供染色之需,五棱六棱弗计。山谷产者,圆小而薄,堪为入药之用”。可见古代栀子与现代栀子药材“混乱状况”类同,即为“山栀子”与“水栀子”之间的混乱。

《中国植物志》上说,栀子分布较广,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使其习性、叶的形状及大小,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均发生一些变异。栀子,未发生明显变异称为原变种,原变种有人用作盆景,称为“水横枝”,果实可以药用,而果实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类通常称为“山栀子”,果卵形或近球形,较小,适为药用;另一类通常称为“水栀子”,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较大,适为染料用。而栀子分不同的地方种,有的地方通过管理,比如施肥、施用膨大素等迫使栀子果实变大超过药典标准,这种虽还是栀子的果实,但是性状发生改变,不宜药用。

总而言之,栀子并不是越大越好!很多中药也是这样,药典会对中药的来源、采收、性状(包括大小)、成分含量、重金属农残等进行规定,从多个角度共同保障中药的品质。

关于山栀子和水栀子的鉴别,这里有一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1.栀子最宽处在中部,水栀子最宽处在上部(靠近宿萼)。2.栀子表面纵棱较低,较直,水栀子纵棱较高,弯曲。3.宽与长的比例:把栀子最宽处直径比作1,那么栀子的长(不算果柄和宿萼)应该是1.3左右。而水栀子的宽比度通常是1:2以上。水栀子很少单卖,一般是掺杂在栀子里面,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识别。

《药典》要求栀子作为饮片配方使用需要除去杂质,碾碎。这时,如果有水栀子掺杂就不好区分了,所以,非业内人士还是去专业机构购买。读到此处,大家是不是对山栀子和水栀子有所了解呢?

其实路边常见的还有两种栀子值得在此一提。一种叫“白蟾Gardenia jasminoides var. fortuniana”,与药用栀子不同之处在于花重瓣,原产于我国和日本,我国中部以南各省区有栽培,花大而重瓣、美丽,只能用作观赏花卉。路边上还有一种常见的栀子叫“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果实和根也可以药用,但是非药典品种。

 

上图为栀子变种“白蟾”

以上是狭叶栀子的图片,果实非药典药用品种

“栀”我心者,慰我心烦。杜甫对它称颂道:“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正值6月栀子花开之季,赏花时,记得它的果实是中药,叫“栀子”!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 - 57365线路检测中心网页版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领导信箱

书记信箱

账号:zyfysjxx@cdutcm.edu.cn

院长信箱

账号:zyfyyzxx@cdut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