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

科室介绍

亚专业组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科部 > 心血管二科

双心医学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     浏览: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的心身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双心医学的概念逐渐被医学界所接受。双心医学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相关性,即研究人的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控制这些心理疾患对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在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城市伴精神科病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表明:心血管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率高,分别为22.8%和70.9%,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心血管医生对抑郁/抑郁患者诊断率低,分别为3.7%和24%,对抑郁/焦虑患者治疗率更低,均为2.4%。刘梅颜、胡大一教授发表在2008年4月第47卷第4期《中华内科杂志》中 “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一文表明:心内科就诊患者40%存在心理障碍,89%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焦虑或抑郁情绪。临床中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历急救、介入治疗和手术打击、对疾病预后不知情、对前途迷茫;或者产生精神—心理障碍相关的“心脏病症状”;或者患有躯体形式障碍或躯体化症状,但无躯体疾病的证据;医源性的“情绪问题”和心血管疾病与抑郁或焦虑障碍共病率高。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后果;或者抑郁和焦虑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加速冠心病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同时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增加死亡的危险。我们心脏内科医生必须同时处理心脏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要“以病人为中心”,强调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干预治疗,强调健康的机体和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的和谐统一,促进双心疾病患者“心身全面健康”。

  双心疾病的诊断:

  使用AHA筛查工具:患者健康问卷(PHQ-9),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从症状筛查、量表排除,诊断该类疾病。

  治疗措施:

  1、常见的心理干预措施:

  1.1加强卫生常识宣教

  科室定期组织患者教育讲座,讲解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用药目的,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时间,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正确的膳食方法等,从而使患者对其病情、治疗及护理心中有数,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嘱咐家属不要把焦虑、抑郁、恐惧、担忧、紧张等情感随意表达出来,注意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内部矛盾对患者产生的消极影响。子女对老年人的唠叨、啰嗦应耐心倾听,注意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并及时与医师沟通,经常给予老年人关心、照顾和温暖,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鼓励病人,定期随访,改善睡眠,生活规律,缓解压力,自我暗示,注意非语言行为。

  1.2适度运动,陶冶情操

  运动可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例如科室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等,增强体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议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养花、养鱼、绘画、练习书法等,既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又可以陶冶情操。

  1.3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可以让人舒缓情绪,减轻负面感,缓解患者双心疾病症状。

  1.4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治疗的原则为:不影响认知和记忆功能;产生肌肉松弛作用,但不引起共济失调;耐受性良好,不影响心、肝、肾功能,有更高的心血管安全性,适宜长期应用;较少药物相互作用;价格相对便宜;由于临床上焦虑和抑郁常共病出现,因此理想的药物同时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如帕罗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抗抑郁药:5-HT再摄取抑制剂(如百忧解等),抗焦虑、改善睡眠药(阿普唑仑、安定)

  1.5中医中药治疗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即指心有主司思维、情志、意识等心理活动的功能,这里的“心”包括心脏和心理,有“双心”之意。中医中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显现出其独特优势。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我们科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根据个体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结合子午流注对应十二时辰养生法,联合耳针、穴位贴敷、中医熏洗、穴位按摩,从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使五音防病、养身。

  我校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致力于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在全国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学科领域,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学”的框架构想,临床主张“病证结合”,提出“临证八步骤”等临证要诀,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临床理论。科室传承郭老等中医专家的中医辨证理论方法,根据患者表现从“心悸、胸痹心痛、不寐、胃痞、汗症”等辨病辨证论治,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本虚标实,采用补气理气、活血化痰等方法,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双心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二科方案,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 - 57365线路检测中心网页版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