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第九版四川月刊详细报道了我院急诊科在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6/17/content_100313.htm
全文如下:
提及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院)的国家重点专科,就不得不说急诊科。它不仅是“四川省重大疑难疾病中风病防治中心”,更是“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基地”“全国中医急诊医疗中心”,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国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下,人事部批准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委、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急诊科》和重点学科《中医急诊学》学科带头人、科室创始人陈绍宏教授带领中医急诊队伍,突出中医特色,开展应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在全国声名卓著。
特色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降低患者病死率
该院急诊科开展了应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在美国耶鲁大学赞助下进行了评估中药制剂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中风醒脑液组在不同人群与不同阶段用药,患者的病死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发生致残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还显示,中风醒脑液可安全地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急诊科主任张晓云介绍,科室牵头在全国范围进行中风醒脑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诊疗技术方案的验证,结果显示,应用具有复元醒脑、泻热熄风功效的中风醒脑液能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在21天、90天时的病死率,提高在21天时血肿吸收率,能明显改善患者在21天、90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在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及对生活影响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是对半身不遂、口歪、言语蹇涩、肢体麻木、眩晕、神疲乏力、头痛等有较好疗效。
而自1988年以来,该院已经应用中风醒脑口服液观察临床病例1万余例,其中一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出血量达到78毫升,一例小脑出血患者出血量达到30毫升,一例桥脑出血患者出血量达到10.88毫升,均获得显著疗效,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发展
建设“四川省重大疑难疾病中风病防治中心”
据了解,该院急诊科制定了中风病临床难点分析报告和中医诊疗技术方案,已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可。
出血性脑梗死是中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出血性脑梗死呈现增加的趋势,由于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矛盾和难度,目前西医还没有解决办法。“而中医认为无论出血与梗死都与血瘀有关,故认为能部分解决此临床问题,但在具体药物和方剂的使用上未有深入研究,也是目前中医治疗难点,我们牵头制定的出血性梗死的难点方案及临床研究方案经过临床实践认为是可行的。” 张晓云介绍,中风后严重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增加病死率的关键,中风患者发病后假性延髓麻痹、卧床等因素都会造成肺部感染病死率的增加,如何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仍是临床的难点。该院针对如何发挥中医药促进痰液引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势,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研究
与国内外多家大学合作开展中医治中风病相关研究
科技部委托广东省中医院与四川省重大疑难疾病中风病防治中心共同牵头在全国62家单位开展中风病的中医药二级预防研究工作,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中药灯盏生脉胶囊防治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有效性,该研究通过3143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可降低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
同时,针对研究者、受试者实施卒中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方案,为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的二级预防研究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依据,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在美国注册,建立了中风病专用网站,对62家参与中风病二级预防的单位进行了科研量表应用的培训,帮助协作单位获得了国际量表的使用资格;并加强了中风病二级预防措施的宣教,在21个省、市、自治区等65地开展中医中风病科普知识讲座73场(急诊科完成了35场),提高了百姓对中风病中医的认识,体现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理念及国家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未病先防”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实施了“卒中预防宣教计划”,
此外,在国家自然基金关于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工作中,该中心与四川大学和美国犹他大学合作,推测对中风有着显著疗效的中风醒脑方很可能影响急性脑缺血中神经细胞的再生。在与上述两家单位合作进行的药理实验研究中,证实了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水平时间窗的影响,明确了中风醒脑液分别在神经细胞缺氧和氧化损伤中对SOD、MDA、TNF-α、GAP-43、NF和BDNF的影响,证明了中风醒脑液在脑卒中中减小脑梗死面积的积极作用,发现了中风醒脑液在预防脑神经损伤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解释中风醒脑液促进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功能康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影响
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张晓云继承和整理了陈绍宏教授的学术思想,其中包括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中风病机核心论》理论——“气虚生瘀、瘀血生痰、痰郁生火、火极生风”。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张晓云将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成果编入了五部国家规划教材,被多所大学选为授课教材。
该中心举办国家和省级各类学习班,将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经验和成果以及陈绍宏教授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授给兄弟单位。目前,省内外多家医院已采用此理论基础和方药指导中风病临床工作,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同时,该中心以陈绍宏教授为首的多名教授分别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宣读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和预防中风病的论文及陈绍宏教授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内涵。
“四川省重大疑难疾病中风病防治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重大疑难疾病中风病的防治任务,为省内外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中风病技术骨干,促进了多家医院的中医中风病防治工作,带动了省内乃至全国中医学术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并多次受到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