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运动健康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全球有超过25%的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由此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运动不足已成为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老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什么样的运动才是科学的?下面就同大家一起聊聊运动处方。
No.1 什么是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在了解处方对象基本健康信息、体力活动水平、医学检查与诊断、运动风险筛查、运动测试等结果的基础上,开具的个体化科学运动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及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No.2 运动处方有什么用?
我们都说“运动是良医”,科学的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癌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慢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预后。对于颈肩腰腿痛的人群,可以缓解疼痛、改善体态、提升身体机能。另外,适当运动也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更加科学和安全地提高百姓体适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No.3 运动处方适用于哪些人?
1.慢性病人群,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等。
2.慢性病风险人群,包括久坐少动、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肥胖、血脂异常等风险因素。
3.运动损伤人群,包括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比如颈椎病、肩袖损伤、网球肘、腰肌劳损、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等。
4.健康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地理气候环境的人群。
No.4 运动处方的具体内容
1.运动频率
指每周执行运动计划的天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有氧运动频率不少于3天/周。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将每周的运动分散在3~5天是达到推荐运动量的合适方法;在抗阻训练中,同一肌肉群的训练频率隔天一次最佳(2~3天/周);柔韧性练习可以每天都进行。
2.运动强度
指运动过程中的用力程度,通常推荐成年人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40%~59%储备心率)。运动时的主观疲劳程度也是监测强度的好方法,有些吃力尚能自由说话通常是合适的强度。
3.运动时间
有氧运动30~60分钟;抗阻训练每项完成2~4组;柔韧性练习每项30~60秒。
4.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能提升心肺耐力,是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如快走、慢跑、自行车、游泳,还有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
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包括徒手训练、器械练习等;
柔韧性练习,提升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可采用静态或动态拉伸。
5.运动总量
有氧运动每周150~300分钟;抗阻训练每周不少于2天。
6.运动进展
健康人群在开始训练计划前,需进行运动评估,不同的人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运动能力调整运动强度,可从较低运动量开始,按适应期-提高期-稳定期进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必须经过详细的运动前测试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避免不适当的运动带来运动损伤及运动意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医学指导:康复科 孙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