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初春,乍暖还寒,这时应多吃哪种水果呢?不是春节期间储备的沙糖桔,也不是“土豪水果”车厘子,而是甘蔗。
甘蔗是防病健身的良药,还有着“补血之果”的美名。它可以补充糖分,适合低血糖人群;健脾润燥,对胃部也有一定益处;此外,甘蔗 含水量较大,可快速缓解口干舌燥等症状,不仅去火、退热,还能润肠通便。针对不同需求,甘蔗可以有多种吃法。今天就跟中医妹一起来认识下甘蔗吧~
甘蔗有哪些功效?
1.榨汁解酒:
饮酒过度时,将甘蔗直接榨汁喝,能治热伤、心烦,解酒效果相当明显。
2.煮粥治咳嗽:
初春和深冬,咳嗽的人很多,可将甘蔗和梨一起榨汁饮用,或用甘蔗汁和小米一起熬煮,对治疗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3.与蜂蜜同饮治便秘:
甘蔗榨汁后,与蜂蜜搅匀,空腹喝下去,可治便秘。若是便秘症状较严重,可早晚各喝一次,很快可以看到效果。
4.与生姜汁同饮治反胃:
甘蔗还有养胃功效,若是感觉反胃想吐,将甘蔗和生姜榨汁后一同服下,能治胃部不适。
甘蔗养生食用良方
甘蔗生姜汁:
食用甘蔗250-500g,生姜15-30g。分别切碎,略捣绞汁,和匀服用,或煎热服。可分3-4次服。
本方源于《梅师集验方》,用蔗汁益胃和中,生姜下气止呕。蔗汁虽寒,姜汁虽温,但合用则性较平和。用于阴液不足,胃气上逆,反胃呕吐,或噎膈饮食不下。
甘蔗莱菔汤:
甘蔗200g,鲜萝卜150g。切碎,加水煮至萝卜烂熟,去渣取汁,随量服用。此方源于《山清家供》。本方取其“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二者同用,可奏清热除烦、解酒毒和化食下气之效。用于酒食过度,烦热面赤,呕逆少食。
“黄金搭档”甘蔗+白萝卜+百合:
一同榨汁,常饮对气管炎、肺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
甘蔗+牛肉:
用甘蔗汁与牛肉制成的甘蔗牛肉丸,味道甜而不腻,又嫩又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及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素。
甘蔗+山药:
咳嗽有痰者,可以将山药碾成泥取半碗,甘蔗榨汁取半碗,二者混合拌匀,隔水蒸熟后食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甘蔗吃了会上火吗?
吃甘蔗不仅不会上火,而且甘蔗还有降火功效。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等功效;主治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呃逆,高热烦渴等。甘蔗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含铁量在所有的水果中最多,故有“秋日甘蔗赛过参”之说法。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是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甘蔗是能清、能润,甘凉滋养的食疗佳品,古往今来被人们广为称道,就连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也对其情有独钟。唐代诗人王维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李时珍对甘蔗也别有一番见解,他说:“凡蔗榕浆饮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将食用甘蔗的微妙之处表述得淋漓尽致。
皮色青黄的黄皮蔗,俗称黄皮果蔗,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竹蔗加生莲藕榨汁也有同效。此外,据说此方对于泌尿系统受感染,俗称(赤尿)也有疗效。
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温火,喉痛热盛者不宜。
很多人吃甘蔗嘴巴会起泡,误认为这是上火。其实,嘴巴起泡另有原因:一方面,甘蔗主要成分是纤维,它的纤维特别粗,而舌头的组织较嫩,吃甘蔗时舌头与甘蔗的纤维产生摩擦,容易蛰伤舌头上的组织。另一方面,甘蔗汁含糖比较丰富,而舌头上有分泌唾液的腺体,所谓的唾液就是一种酶,这种酶是一种麦芽糖酶,可以把口中的糖转化为麦芽糖,就是这种反应使舌头起泡。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位食用甘蔗中毒的阿姨,为何食用甘蔗也会中毒?
这是因为,霉变甘蔗中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真菌,名叫节菱孢霉,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大家食用甘蔗时一定要当心哦~
吃了变质甘蔗的中毒症状是什么?
霉变甘蔗中毒发病急,潜伏期最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十余小时。中毒症状最初为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偏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大小便失禁。每日发作多次,最后昏迷,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幸存,神经系统也会受到损害留下后遗症,终生丧失生活能力。重度中毒者多为儿童。
如何鉴别甘蔗是否变质?
买甘蔗时应掌握“摸、看、闻”三原则:
①摸就是检验甘蔗的软硬度。
②看就是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
③闻就是鉴别甘蔗有无气味。
新鲜甘蔗质地坚硬,肉质清白,味甘甜,有清香味。霉变的甘蔗外皮无光泽,质地较软,瓤部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闻之有“发霉”味或“酒糟”味。请记住:甘蔗如果有红芯,一口也别吃。
甘蔗中毒救护与预防
对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就医,洗胃、灌肠,尽快把体内的毒物排除,并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不买、不吃已霉变的甘蔗。因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故应成熟后再收割。为了防止甘蔗霉变,甘蔗应随割随卖,运输或储存时间不能太长,同时应注意防捂、防冻,并定期进行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医学指导:肾病二科 赵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