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说强调,脾具有主运化、升清及统血的生理功能,胃具有主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肢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曹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因为脾胃内伤则不能化生气血,气血虚弱内不能维持身心之活动,外不足抵抗病邪的侵袭,故发生各种疾病。
如何理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亏虚,则五脏皆失养,百病生。
一、脾胃虚,先伤肺(1)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2)脾胃虚弱的人往往肺气虚,易患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
二、脾胃虚,心不安(1)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统筹人的气血,以供养心脏;(2)脾胃失养,气血不生,则心血失调,心悸不安。
三、脾胃虚,肾不藏(1)肾的强弱,和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密切相关;(2)长期脾胃虚弱,往往会导致肾虚,常有烦热、盗汗、或畏寒怕冷、手足冰冷等症。
四、脾胃虚,肝气郁(1)脾胃与肝往往相互影响;(2)肝郁则脾虚,脾越虚,更易犯肝气,导致气机郁滞,运化失常;而肝脏需要脾胃的血液濡养,脾胃一伤,则肝气易郁。
引起脾胃虚弱的
主要原因?
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是阳气不足。如《脾胃论》云:“脾胃不足之源,乃阳足”,具体来说,脾胃虚弱有四种致病因素:
▲“苍气之气贵清静,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阴精所奉其人寿,脾胃不和,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令夏行,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抽令行,故其人天,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脾气之输精又取决于少阳胆气的升浮,“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侧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飨泄,肠僻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昧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沛掖相成,神乃自生,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可见,劳倦伤脾,喜怒过度,饮食失节以及七情耗气,均可引起脾胃阴阳失调,升降失司而发病。
脾胃内伤的临床表现?
(一)九窍不通
1.从口看脾胃 脾胃和,则口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光泽;中医素有“脾主涎”的说法,而这个涎指的就是口水、唾液,中医认为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工作,并且不会溢出口腔;但是当脾虚导致固摄失调,涎液无法正常的传输,那这时候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因此,如果睡觉时出现不自主流口水的情况,便可考虑脾胃虚弱的原因。
2.从鼻看脾胃 脾胃失调,水谷精微无法上输濡养鼻窍,导致鼻窍干燥,嗅觉失灵,鼻流清涕,鼻衄等。鼻翼发红者,多属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在脾胃不和。
3.从眼看脾胃 脾胃功能失调易引起视力疲劳、视物模糊、双眼红肿、眼睑下垂等。
4.从耳看脾胃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肾精必亏,耳窍失养,出现耳鸣、耳聋等。
5.从二阴看脾胃 (1)前阴:脾气健旺,清升浊降,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脾虚则升降失调,出现排尿不畅,甚者出现尿闭现象。(2)后阴: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失常,出现泄泻清晰,下利清谷,异常肠鸣声;清阳不升,反而下陷,出现经常性泄泻,久则脱肛;脾不统血,出现便血。
(二)日常表现
1.纳差、腹胀、腹痛 脾虚之人,饮食过盛或饮食不洁,易饭后腹胀,甚至腹疼,体质较弱,常年处于低血压状态。
2.大便异常 胃寒与胃热:胃寒者大便常不成形,甚则呈稀水样便;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从而导致便秘。
3.面黄肌瘦 脾胃虚弱的人往往表现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面色黄无光泽,易疲劳、掉发。若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诸如心烦热、易出汗、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4.失眠或嗜睡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慌眠差症状,甚至饭后感觉困倦难耐,头晕等,都是因为脾气虚,“ 升清降浊”失权。
5.形体失养 如果是“胃火盛”导致的脾虚,表现“能吃却瘦型”,如果因久坐、不运动伤的脾,表现“少食而肥型”,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易出现代谢异常,形体偏胖,堆积于肝,则成脂肪肝。
6.易患呼吸系统疾患 “四季脾旺不受邪”,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日常如何调养脾胃?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而“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则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动为纲
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
▲素为常
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要温凉适当,以免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酒少量
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
▲莫愁肠
中医认为,思成过度易伤脾胃,久之会气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从而导致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
调养脾胃的中药
《脾胃论》中讲:“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各类慢性病在治病中,要善于保护脾胃,在用药时,万不可中伤脾胃。运化系统“脾”的不同用药:
▲补脾气
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草,升麻,葛根,苡仁,莲子
▲温脾阳
干姜,苍术,白术,吴茱萸,肉豆蔻,半夏,砂仁,益智仁
▲养脾阴
山药,黄精,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清脾热
黄连,连翘,大黄,石膏,山栀,芒硝,西瓜,绿豆
▲燥脾湿
苍术,白术,苡仁,半夏,厚朴,茯苓
▲理脾气
陈皮,砂仁,叩仁,香椽皮,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大腹皮
▲消脾牌积
枳实,大黄,山查,神曲,麦芽
调养脾胃的方药
▲补中益气汤: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等。
▲参苓白术丸:用于脾虚便烂、虚胖。
▲五苓散: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用于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附子理中:丸温阳健脾,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
▲补脾益肠丸: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加味逍遥丸: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引起的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调理脾胃的穴位
▲中脘穴: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还能调理其他的腑病,疏利中焦气机。
▲足三里:这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燥化脾湿的功效,能调理肚腹内的问题,为养身要穴。
▲涌泉穴:脾胃虚弱之人,基本都会出现“上热下寒”,灸后容易上火,所以需要加灸涌泉引火下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