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四川省中医医院)!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科普 > 正文

古语话中医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病后久咳不愈其实问题有很多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     浏览:

咳嗽是呼吸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呼吸科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最近,我们身边许多小朋友、老年人甚至部分年轻人都被咳嗽困扰。各个季节、各个时间段都有可能出现咳嗽,咳嗽的原因可以为简单的支气管炎,也可能为一些错综复杂的疾病。

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危害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咳论》中便提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阐述了咳嗽发生的原因、咳嗽发病的机制以及久咳所带来的危害,但是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晦涩的文字呢?如何将其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以预防咳嗽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却又关于肺也”。咳嗽与肺密切相关,但却又不单单只是肺的问题。中医认为肺喜润而恶燥,为相傅之官,主管治节,肺又居于高位,亦主宣发肃降。各种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均可进而发生咳嗽。如风寒、风热等外邪袭肺;脾虚生痰,痰湿上蕴于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犯肺;心肝火盛,伤津耗液扰肺;肾虚水泛,寒水射肺等,皆会引起咳嗽,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咳嗽最终却都由肺气上逆表现出来,即又“关于肺”。

其次,咳嗽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感寒”,即《黄帝内经》所言“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感寒”可分为两个过程,外感风寒邪气(外寒)与恣食生冷,寒从中生(内寒)两种情况,“外寒”与“内寒”相合为咳嗽发生的重要机制。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黄青松主任医师也在治疗咳嗽时常常讲到“咳嗽多由风寒起,风寒不尽,咳嗽不止”。

脾咳

五脏以中土为枢,四象为轮,后天脾胃运化的中气是“一气周流”的核心动力。若中气不足,则脾升胃降滞塞,脾土不能上输精气于肺,同时胃土上逆,肺降无路,发为咳嗽。脾虚运化水湿无力,痰涎淫生。故脾咳的患者,临床咳嗽伴脾虚痰盛之象,多见气短乏力、纳少便溏、咳嗽痰多。

肝咳

肝属厥阴风木,居东方而禀少阳,故其气升于左;肺属阳明燥金,居西方而禀敛降肃杀,故其气降于右。如此左升右降,龙虎回环。调畅人体气机。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泻,升发调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若肝升太过,郁而化火,即成“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木火刑金”格局,发为上气咳逆阵发,临床常表现咳嗽时面赤,胁肋胀痛,咳嗽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肾咳

肾主纳气,肾随肺降,维持其纳气功能。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将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下纳于肾,从而维持呼吸的深度。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相互影响,临床多表现为咳嗽伴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腰痛腰酸,语声低微等。

肺咳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失宣发,或肺失肃降,或宣发肃降太过不及,均可致咳。《素问·咳论篇》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肺开窍于鼻,易受外邪侵袭,肺为矫脏,喜润恶燥,易感燥邪。临床常见鼻唇觉干,干咳无痰或咳痰少许黏滞不爽,咽喉干痛,心烦口渴等。

心咳

《素问·咳论篇》云“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心五行属火,肺五行属金,若心火过旺则克肺金,致肺失清肃,则可见咳嗽、咳吐泡沫痰或血痰、咳逆倚息不得卧、心烦失眠等症状。

六腑咳

《素问·咳论篇》:“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之状,咳而遗溺......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之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之状,咳而气,气者与咳俱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传化物而不藏,其气机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腑气不同,可引肺气上逆为咳。此外六腑咳证,还可由五脏所传,五脏咳嗽日久不愈,移于相表里的六腑所致,其症状除咳嗽外,伴有六腑功能失调。

最后,咳嗽久久不愈,容易出现病情加重、脏病移腑、脏腑同病的情况,即《黄帝内经》所言“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现代医学也发现,久咳容易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因此,生活中如果出现咳嗽迁延不愈的情况,切莫轻视、拖延,应及时就诊,检查治疗,选择专业的医师,避免让疾病加重。

如何预防咳嗽?

了解到了咳嗽发病的原因及危害,我们便需要在生活中积极预防。重点还是在于预防感受风寒邪气,调节各脏腑功能。如秋冬及换季期间需注意添减衣物,平素注意增强体质(可考虑太极拳、八段锦、辨证中药调补、三伏贴、三九贴等),换季可接种疫苗(需无禁忌)等等方法,从而预防“外感风寒邪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季切莫贪凉喜饮,恣意进食冷饮、凉性瓜果等,从而避免“寒从中生”。总之虚邪贼风,需避之有时,各个脏腑功能正常,则正气存内,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 - 57365线路检测中心网页版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27602号-2
邮编:610075
挂号咨询电话:028-87783481

(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