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断层式降温······
手脚冰凉的中医妹已经把“泡脚”
纳入了每晚必做大事之一
俗话说得好:“寒从脚起,冷从腿来”,
腿脚一冷,全身皆冷。

但是泡脚其实有很多小讲究,应该怎么做呢?
跟着中医妹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简单粗暴的佛系泡脚法:
白水+洗脚盆→下脚
冷了加热水,烫了加冷水,直到盆子装不下水。
然而既然要泡,为何不走点心,整点高级的?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对健康极为重要。中医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和足三阳经(胃、胆、膀胱)在脚部相交,泡脚时通过蒸气的温热和气压作用,刺激相关经络腧穴,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因此,科学利用睡前的那“一盆汤”,不仅可以暖脚热身,还能祛病强身!

泡脚的时间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规律,从亥初(21:00)开始到寅时(3:00)是一天中的“阴”,是人体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段。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而三焦在六腑中最大,能通百脉、调诸气、疏水道,因此在亥时泡脚,而后进入睡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十分有益。

泡脚的时长
泡脚没有固定的时长,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当天气寒冷、空气干燥、身体情况较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多泡会儿;而当气候炎热、环境潮湿、体虚的时候就要缩短时间。总体来说,建议以身体温暖、微微汗出为度。如果体寒过重,无论泡多久脚,身体都难以温暖,可以在泡脚的同时喝点热水,从而更好的激发阳气。但一定要注意,此时切忌过度发汗,否则会使阳气耗散、阳不入阴,不但影响睡眠,还让身体反而更加虚弱。

泡脚水的温度
对于大多数人,温度以40-43℃为宜;但对于一些有特殊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腿部静脉曲张等等,应该适量降低温度,建议水温控制在40℃以内,以免导致皮肤、血管的损伤或加重原有疾病病情。

泡脚水的种类
民间流传的泡脚水种类可谓是五花八门:先单纯的有如盐、醋、花椒等调味品,也有如姜、葱、蒜、酒等食品,还有如艾草、红花、柚子叶等植物……而后就“进化”出了各种“花式配方”:椒盐姜片、麻辣葱花、醋泡蒜泥等等。使用这些“配方”泡出的脚可能会“色香味俱全”,但它们真的有效吗?
别说,还真的有用!但还是那句老话,要“因人而异”,千万别乱用!例如姜、葱、花椒、酒性温热、辛散,对于寒湿重的人(如老寒腿、受凉感冒初期等)疗效好,而阴虚内热、心烦失眠的人就不能用;又如艾叶、红花能温经通络活血,对宫寒痛经、月经量少的人十分适合,而对许多热性体质的高血压患者反而有害,会刺激血压升高甚至有出血的风险。
今天中医妹邀请到治未病中心张薇薇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中药泡脚小药方,药方因人而异,仅供参考哟~
焦虑睡眠不好的泡脚药方:
五味子15g、川芎15g、石菖蒲15g、香附20g、夜交藤30、郁金15、茯神木30、柴胡20。
脚气的药方
苦参20g、黄柏20g、大黄15g、蛇床子10g、紫草10g、赤芍20g、地肤子20g、石菖蒲20g、蒲公英20g。
痛经配方:
蒲黄20g、五灵脂20g、香附20g、延胡索20g、当归20g、,赤芍15g、桃仁10g、没药10g,乌药15g,上药加水2500ml,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 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 5剂 ,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也可小茴香200g单煎泡脚,每日一次。
供稿:治未病中心